《高思在云》
|
|
作者: 朱云汉
|
|
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2015-9-1
|
西方社会的劳动阶级在资本外移、福利国家破产、亚洲竞争压力,以及全球工资水平趋同的多重挤压下,他们的挫折与失落未必能被转化为支持体制改革的动力,反而更容易被引导到以极端排外与族群仇恨为宣泄口。
第243页 · 2023-04-19
阿瑞基的历史分析,是将13世纪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以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划分为四个扩张周期,这四个周期见证了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心,由意大利北部转向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再由伊比利亚半岛转向荷兰,紧接着由荷兰转向英国,最终由英国转向美国。每一个周期的初期都是以物质扩张(工业与商业部门活动的扩张)为主要的经济累积动力,而每一个周期的后期都会出现实体经济活动利润下跌,资本转向金融活动追求变现性与更高的回报,然后出现金融资本过度膨胀、资产泡沫,以及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收缩。
第248页 · 2023-04-19
非西方社会的知识精英必须认真回顾自己的文化脉络,以及从多元文化的视野汲取不同文明历史发展经验的精髓,来试图摸索出超越与替代现存的西方中心观的世界观与世界秩序。
第224页 · 2023-04-18
非西方世界的知识分子现在应该可以看清楚: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尤其是西方基于功利主义与个人自由的物质文明,是没有办法在全球范围复制的。全球人类发展的格局、地球脆弱的生态条件都不允许非西方国家复制西方国家的资本累积模式,也不允许它们全盘移植西方物质文明背后的价值体系,尤其是美国的消费主义是不能复制的
第223页 · 2023-04-18
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为21世纪带来改造全球秩序与治理机制的契机。不过,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社会是否能掌握这个契机则系于两者:第一,非西方社会精英面对过去长期居于优势的西方文明能否产生反思能力;第二,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否能具备文化自觉能力。
第223页 · 2023-04-18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参与跨国生产与销售活动的主体是美欧日跨国企业。主导跨国投资与融资活动的主角是美欧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与避险基金。所有举足轻重的信用评级机构、咨询顾问公司、大会计公司与智库,都是为这些驰骋全球的私有资本提供服务。其必然结果是大者恒大、强者恒强,资源都高度集中于全球中心城市与企业龙头。
第215页 · 2023-04-18
问题的根源在于建构现存全球秩序的指导理念。这些指导理念在过去造就了西方的富强,也是急于想追赶西方的后起之秀奉为圭臬的指导思想,但这些指导理念却也是导致人类社会冲突、失序与极度缺乏公平正义的根源。有三个指导思想是西方国家建构当前全球秩序的基础:一是西方中心主义,二是现实主义,三是自由主义。
第207页 · 2023-04-18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会与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分庭抗礼。中国靠长期实践而摸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机会在世界意识形态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在美国式资本主义和西欧式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体制以外,开创出第三条道路。它会逼着第三世界所有国家的政治精英重新去思考,怎样去平衡正当程序、维持国家治理能力、取得最好发展结果,应该用什么样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策略来追求它们之间的平衡。
第186页 · 2023-04-18
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每年投向亚洲的新增融资规模合计只有区区200多亿美元,远远无法填饱亚洲国家的需求。更何况,长期以来这两个银行明显受到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各种政治团体的意识形态牵制,它们的信贷政策往往不是从回应发展中国家的真实需求出发,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放款来强制推销西方国家青睐的“资本友善”、“市场效率”、“良好治理”、“法治与人权”等主流价值标准,早已让许多亚洲借贷国饱尝削足适履之苦。
第184页 · 2023-04-18
模仿本来就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工业文明的一条捷径,几乎所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走过这条捷径。18世纪初德国麦森(Meisen)瓷器厂绞尽脑汁想复制中国瓷器,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屡次派遣商业间谍赴福建盗取中国红茶树种,都是追赶过程的典型例子。过去美国追赶欧洲亦复如此,韩国也曾经是“仿冒王国”。
第161页 · 2023-04-18
像中国与新加坡实行的“东亚家长式贤能政治”也必须纳入公民参与和问责机制,才能适应21世纪网络社会。
第151页 · 2023-04-15
必须重新检讨“民主”与“非民主”政体的传统二分法,应该用广义的“有效政治秩序”与“良好治理”指标,以及用能否有效达成“社会最佳选择”作为判准,来比较各种政体的表现以及正当性基础。
第150页 · 2023-04-15
中国长期维持一党执政体制,不可能没有它的文化背景,这个文化背景应该是儒家文化圈内部最熟悉的,因为这个体制实质上建立在满是“民享“,而不是“民治”之上。它的政权基础是很轴象的,可以意会知难以言传,叫“民心”,而不是选票。孟子言,“得民心着得天下”,这原来就是中国传统中获取政治正当性的一个核心概念。儒家思想强调的“民为邦本”,是一种有两千年传统的精英政怡模式。这种精英政治模式就是以培育与选拔有才德的人进人政府体系任官,并辅以道德藏励、物质奖怎以及监察举报等机制,来维持整体国家治理机构以谋求全民福祉为基本导向,以最终实现“民享”为目标,这就是“民本主义”的要义。
心得:民享,就是谋求全民福祉。
第149页 · 2023-04-15
中国近年来不断涌现群众抗争事件,这未必是政治不稳定的征候;换个角度来看,这些事件频繁地出现,意味着这个体制也允许社会矛盾和压力的释放,上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默许串联、举报、上访甚至抗争的。集体抗争是地方民众面对无法容忍的事情时,最可能采取的自我保护手段,采取这种激烈的手段就是要让问题曝光,曝光以后中央政府就会派人调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时候就会揭露弊端。
第147页 · 2023-04-15
从黄奇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功城市领导人,必须两手都要硬:市场经济这一手,要能跟超级跨国企业的CEO旗鼓相当;社会主义这一手,要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计划职能与社会利益调和角色。
第144页 · 2023-04-15
西方媒体总是给印度冠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这个头衔,但印度的民主只是空有其表,无法有效增进大多数民众的福祉;大多数印度百姓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妇女与穆斯林)与基本需求仍得不到保障,还必须长年忍受贪污横行、效率极低的官僚体制。
第126页 · 2023-04-15
一般流行的看法都认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前面30年都浪费掉了,走了很长的冤枉路,甚至可以说完全是“黑暗时期”。这个认知并不正确,至少是以偏概全。客观来说,这个时期不完全是白费,中国在这个时期以极为高昂的社会代价,牺鞋了很多人,建构了日后改革开放的政治与社会基础,这个基础让其他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模仿,只能理解而难以复制。
1978年之前的30年,中国建设了动员能力特别强的现代国家体制,这个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动员、渗透的能力达到社会的最底层。中国建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识,可以将社会中多数人的意志力凝聚在需要最优先发展的目标上;在民族复兴的大旗帜下,中央政府享有调动全国资源集中使用的正当性。另外,中国完成了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士地资本与工业资本国有化或集体化。除了农村士地外,这个庞大国家的集体资产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这成为中国后来30年快速发展的资本。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走这条激进的革命道路,很难复制这个历史条件。
1978年之前的30年,中国建设了动员能力特别强的现代国家体制,这个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动员、渗透的能力达到社会的最底层。中国建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识,可以将社会中多数人的意志力凝聚在需要最优先发展的目标上;在民族复兴的大旗帜下,中央政府享有调动全国资源集中使用的正当性。另外,中国完成了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士地资本与工业资本国有化或集体化。除了农村士地外,这个庞大国家的集体资产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这成为中国后来30年快速发展的资本。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走这条激进的革命道路,很难复制这个历史条件。
第125页 · 2023-04-15
简单地说,中国发展模式得力于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特殊的政治体制,第二是充分发挥“大”的优势,第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了“后发优势”。
第125页 · 2023-04-15
新时代的特征是:地缘政治与市场整合两套逻辑相互纠葛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然而全球化的动能仍然强劲,不过主要动力将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美国一元领导自毁长城,新自由主义思潮失色,国际经济交往规则的指导思想将不再定于一尊;全球经济将出现多元领导格局并形成数个超级经济板块,亲疏内外有别;过去完整而统一的架构将出现裂痕或被削弱,在全球、大板块与小板块三层次之间将充斥着叠床架屋的合作机制与交往规则;非西方国家将寻求新的熔接机制来深化彼此的经济合作,并降低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第107页 · 2023-04-14
过去美国大力提倡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现在却不再认为在世贸组织架构下推动贸易自由化符合自己的利益。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美国在世贸组织体制内不再扮演主导角色;相反地,以印度、巴西、中国及南非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逐步取得更大的发言权。第二,美国无法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取得让步,却能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借助其仍然相当可观的经济筹码让对手屈服,日后更可以挟跨太平洋协议或跨大西洋协议之分量,逼迫其他发展中国家就范。第三,美国决策者意识到必须重新部署对北京的战略围堵,以因应中国综合国力即将超越自己的威胁;加速推动跨太平洋与跨大西洋伙伴协议,可以将美国与传统盟邦捆绑得更紧,打乱北京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步骤,并限制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晋升速度。
第105页 · 2023-04-14
布朗柯属于典型的“芝加哥帮”(Los Chicago Boy)。他毕业于新古典经济学大本营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并为鼓吹“市场万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大师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之得意门生。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布朗柯这样的背景具有戒心,因为“芝加哥帮”在拉丁美洲推动的“华盛顿共识”改革路线,早已被绝大多数南美洲选民所唾弃。
第103页 · 2023-04-14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两种改革主张让华尔街最胆战,心惊。第一是美国应该采取瑞典的金融救授模式,暂时将大型银行收归国有;第二是全面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对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进行严格限制。这两种主张都对华尔街的既得利益者构成巨大威胁。只。所以2009年一整年,华尔街利益集团铆足全力对抗这两个改革主张。
第100页 · 2023-04-14
美国宪政的设计原理,是刻意让由多数民意产生的政府受到多重的权力制衡,让代表少数民意的政治力量有多重机会行使否决权。这样一种制度设计,讲求的是协商手腕与妥协精神。如果社会的主流价值十分趋同,主要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差距很小,还可以维持平顺运作;如果社会内部出现严重的价值分歧,主要政党的基本立场南辕北徽,这个体制很容易陷入僵局。
第93页 · 2023-04-13
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任期,是他必须掌握的改革黄金时机,但民主党在2010年的期中选举却遭遇重大挫败,让许多改革提议陷入泥淖。他的挫折暴露了美国民主的根本缺陷,这个体制已经失去了为绝大多数民众谋求福祉的最基本功能。
第92页 · 2023-04-12
中国总理温家宝当着奥巴马总统的面表示:“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G2)的提法。”温家宝并进一步说明北京的考虑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这三点原因并不是教条思维的产物,而是北京领导人对于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深思熟虑所得到的结论。“两国集团”不是中国追求的全球权力分配架构。作为一个全球事务协调体制,“两国集团”既缺乏正当性,也不符合北京的一贯立场,鼓吹这个概念只会增加中国与欧盟、俄罗斯、印度间的嫌隙。中国不需要靠“两国集团”的概念来拉拾自己,反而要避免树大招风;北京宁可隐身在“二十国集团”与“金砖五国”(注:跟CS,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英文国名的缩写)幕后,发挥关键影响力。
第88页 · 2023-04-12
历史上拿破仑入侵俄国、希特勒入侵苏联,都是从乌克兰平原长驱直入,所以乌克兰可以说是俄罗斯抵制北约东扩的最后屏障,当这个与俄罗斯历史渊源最深的前苏联自治共和国也开始倒向西欧时,等2014年2月冬季奥运会一结束,普京就毫不犹豫地再度进行反扑,将克里米亚半岛以及东乌克兰的亲俄地区牢牢纳入莫斯科的掌控。
第78页 · 2023-04-12
可是从历史经验来观察,这三个前提在现实环境下经常落空。民主与市场经常变质为“强者恒强、富者愈富”的游戏,民主与市场中的参与者通常在地位、资源、知识上极为不对称,实质上的不平等扭曲了表面上的权利平等。资本家总是企图通过规模经济与联合垄断来追求超额利润,并试图扭曲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代议民主所提供的选择通常非常局限,形成政党间的联合垄断。此外,消费者或选民的情感、信息与价值,都是可以被操弄的,而且是经常不断地被精致的宰制机制所俘虏。
第56页 · 2023-04-10
古典自由主义者通常假定,个别的经济行动者与个别的选民都是理性的,最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他们也都深信,市场经济最能又小保障个人自由,而最好的市场经济是彻底私有化、充分尊重个人自由选择、独立自主运作、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但是这个理想得以实践的三个前提是:第一,民主与市场的参与者的立足点要大致平等,第二,民主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不受扭曲,第三,个别的公民与经济行动者能理性判断,有足够的信息,最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
第56页 · 2023-04-10
资本主义的吊诡在于,其“效率”犹如双刃利剑:一方面,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股东、追求最大物质欲望满足的消费者、以及追求激励技术创新与生产力增长的社会而言,资本主义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制度;但另一方面,对加速破坏地球环境、掠夺第三世界资源、以及剥削经济弱势团体而言,资本主义也是“最有效率”的制度。
第55页 · 2023-04-10
尽管这种严重就去民主基本游戏规则、迫害人权、迫害新闻自由的事件层出不穷,菲律宾仍旧被很多西方国家捧为一个“民主国家”。看来西方国家政府并不在乎像菲律宾这样的第三波民主国家是否只是演出一场民主假戏,只要这些国家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对国际资本开放,以及在战略与外交关系上亲西方,民主的实质内涵就不用太计较,因为认真计较起来大家都很难堪。
第42页 · 2023-04-10
皮尔逊与哈克在其书中深刻地论证,导致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极少数群体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最富裕阶层操控政治的能力不断上升,通过利益游说、金权政治与操控媒体,他们主导了社会基本游戏规则的重新制定,并将过去维护中产阶级的租税体制、管制规则、保障体制逐一侵蚀,让美国民主逐步沦为“富豪政治”(plutocracy)。
第25页 · 2023-04-10
新保守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步取得主导地位后,在美国社会掀起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与对立,共和党更完全由鼓吹“政府无用、市场万能”的极右派所主导,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治妥协空间日益压缩,社会两极对立日益严重。在三权分立以及国会两院制的宪法架构下,政治僵局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不是白宫与国会对抗,就是众院杠上参院。此外,即使在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在政策上达成一致时,坚持不让步的少数方还有可能寻求司法体系通过释宪来推翻国会立法。
第23页 · 2023-04-10
过去30年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自由经济秩序,让资本来去自如,追逐最友善的环境与最高的回报,等于在全球打造“赢者通吃的政治”。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不断被削弱,税基不断流失,富豪阶层、多国籍企业、投资银行与信评机构等这些跨国精英集团取得支配社会基本游戏规则的至上权力。这样的社会体制正当性正遭遇普遍的质疑,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全面爆发的临界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替代之道。
第21页 · 2023-04-10
皮凯蒂教授的基本理论简洁有力:如果资本平均报酬率高过GDP的平均增长率,其结果必然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他利用先进工业国家几个世纪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资料估算,资本报酬率平均维持在每年4%~5%,而GDP增长率平均在1%~2%区间。这意味着在GDP中,薪资收入所占的比例会逐渐缩小,而资本报酬的比例会上升。富裕阶层及其后代可以轻易地用钱滚钱,他们财富累积的速度,将远远超过靠薪水过日子的人,何况多数受薪者的所得增幅还跟不上经济增长。除非有战争、国有化或再分配机制来限制财富积累,否则几代之后就可能出现极端的不均。
第20页 · 2023-04-02
全球资本主义宰制下的民主,向资本家利益严重倾斜,贫富差距急速扩大,中产阶级面临挤压,并导致国家机构经济社会职能减缩与维护公共福祉能力退化。全球资本主义宰制下的市场体制,不断诱导与鼓励无止境的享乐与无节制的贪婪,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与巨大的风险
第16页 · 2023-04-01
扭曲市场与民主的根本力量,是美国过去30多年来打造的“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这个新的秩序让美国式资本主义所向无敌,让资本在全球取得前所未有的主宰地位,民主与市场两者都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俘虏。
第16页 · 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