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不下來: 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

作者: 劉遵義
出版: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01-15

僅僅因為某家企業是國有的,並不代表政府應該對該企業的全部行為負責。政府只是作為股東之一,不能隨意指責股東,讓他們對其投資的企業的行為負責。正如對優步公司的經營活動,能夠也應該負責的是董事會和高管人員,而不是讓股東們來承擔責任。
第179页 · 2023-04-25

中國應該並不希望去改變美國的制度模式,美國也不太可能讓中國轉變為自己的制度模式。中國的民眾或許永遠都不會變得像美國人那樣個人主義。由於文化、歷史和路徑依賴等原因,民主在中國或許會以有別於美國的方式演化,採取不同的形式。兩個國家都應該也能夠做的,是學會接受和適應彼此的特殊性以及例外主義感受。
第179页 · 2023-04-25

美國對全球其他國家存在巨額貿易逆差,可以用美元或美元面值的債券來支付多餘的進口,而美元和債券都能夠較為隨意地印刷。世界大多數其他國家則願意持有美元和美國債券,作為官方外匯儲備的組成部分。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如果美國不對全球維持貿易逆差,則不會有充裕的美元流動性(即國際貨幣)來支持全世界的國際交易。因此,美國供應廣泛接受的國際交易媒介,是給全世界提供了一項重要的有價值的服務。當然美國維持同全球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的能力,也可以被看成它的一種優勢,而非劣勢。
第169页 · 2023-04-25

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思潮在美國及世界各國泛起,同樣會給國際貿易和投資(及移民)帶來顯著影響。這些情緒不是特朗普總統所創造的,但被他極大地挖掘和利用。問題的根源在於,雖然經濟全球化(和創新)給世界各國都帶來了好處,中國和美國亦不例外,但每個國家內部的經濟收益並沒有被普遍分享,導致了不同的赢家和輸家。從原則上說,有足夠的整體收益可供分享,沒有人必然受損,可是自由市場本身無法也不會實現這一結果。所以在過去的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裡,有些人被抛在後面,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改善。與此同時,每個國家的收入分配都變得更加不平等,部分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的各家中央銀行造成的極低的利率。受損者認為政府和精英階層辜負了自己,急於嘗試其他出路,而且不計好壞。很容易把責任歸咎於全球化或者說外國人,變成孤立主義者和保護主義者。因此,安撫好本能和天然地反對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國內受損者,是每個國家的政府的責任。
第168页 · 2023-04-25

隨著中國人開始自主創新,他們自己會要求加強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日本和中國台灣在各自的早期經濟發展階段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樣做得不夠,但隨著它們從知識產權的使用者和模仿者變成創造者,就開始積極推行知識產權保護。既然中國人正在逐步成為創新者和發明者,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應該會逐漸改善。
第166页 · 2023-04-25

的確,中國經濟可以對國際貿易和外來直接投資更加開放,但與類似發展階段的日本和韓國相比,中國其實開放得多。
第165页 · 2023-04-25

應該認識到,在當前的中美貿易戰背後,兩個重要的長期進程同時作用於中美經濟關係。第一個關系到世界大國之間的角力,第二個則涉及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思潮在全球,尤其是美國的興起。
第163页 · 2023-04-25

還有,如果一個國家能用印刷成本幾近於零的紙張(如現金和債券)償付其貿易逆差,也能獲得極大利益。這正是美國自1970年代早期以來有能力做的,通過提供被廣泛接受的國際交易媒介來獲取鑄幣税。這一收益估計可達每年3,500億美元。
第156页 · 2023-04-25

更深層地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幾乎所有主流經濟學家都認同,如果美國的投資-儲蓄缺口沒有得到相應壓縮,美國同世界其他地方的總貿易逆差就不可能減少。換句話說,除非美國自己的投資減少或儲蓄增加,無論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如何變化,它同世界其他地方的總貿易逆差在基本上會維持不變。針對特定國家的選擇性保護主義政策(如進口關税和配額)能轉移貿易逆差的來源,例如把美中貿易逆差變成美國對東盟的貿易逆差,卻不能縮小美國同全球的總貿易逆差。
第149页 · 2023-04-25

如上文所述,為實現突破性的發現與發明,必須在一定持續時間內對基礎研究有大量投入。基礎研究要求很長的孕育期,此時的商業和財務回報很少甚至沒有,因此註定是需要耐心的長期研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涉及到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的取捨。以任何合理的折現率計算的基礎研究,其投資回報率都是很低的,因此必須依賴政府、非營利組織或非營利企業提供支持。
第123页 · 2023-04-24

研發支出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類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基礎研究注重發現目前尚未掌握的新知識,可能沒有現成的應用和功能。應用研究注重回答現實中的具體問題或解決現實中的具體課題。開發則注重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或對現有產品或服務加以改進。
眾所周知,只有擁有強大基礎研究實力的經濟體才能持續產生突破性的發現和發明。因而從長期來看,只有通過對基礎研究的大量投入才能帶來創新的領先地位。
第121页 · 2023-04-24

中國可能並不希望人民幣挑戰美元的統治地位。在中短期,人民幣最可行、最可能的目標是接近日元的角色。日本目前的有90%的國際貿易結算是採用本國貨幣。如果中國能把90%的跨境交易用人民幣結算,每年的絕對值相當於4萬億美元。這樣肯定會減少中國人民銀行所需要維持的外匯儲備的數額。假以時日,人民幣有可能在亞洲成為更廣泛使用的貨幣,包括在東盟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
第114页 · 2023-04-24

以人均實際GDP指標來看,中國落後於美國的局面會持續到21世纪末。
第106页 · 2023-04-24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初始水平的重要性。儘管中國在1978年之後的增長率明顯高於美國,但實際GDP總量到2017年仍顯著低於美國。兩國的人均實際GDP就更是如此。中國的人口自1978年後也在持續增長,因此人均實際GDP的增速不及實際GDP總量的增速。中國的人均實際GDP從1978年的383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9137美元(2017年價格),年均增長率為8.1%,沒有任何中斷,實現了接近23倍的增幅。中國從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人均GDP剛好超過每天1美元的維持基本生活的水平,在略多於一代人的時間裡,幾乎提升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即使如此,中國在世界各國人均實際GDP排名中仍居70位之後。
第103页 · 2023-04-24

在開放初期,大多數外國製造業投資是輕工製造業方面的「加工組装」業務,利用低工資的優勢,把中國作為面向全球出口的製造基地。正是通過這條道路,中國成長為「世界工廠」。而随著中國的人均實際GDP繼續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加入中產行列,中國居民的實際消费的增速達到實際GDP增速的1.5倍,讓中國同時變成了「世界市場」。
第101页 · 2023-04-24

對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實施新關税,不太可能成功消除美中貿易逆差,因為中國可能以報復措施减少美國在同期向中國的出口。貿易戰的問題在於不會有真正的赢家,雙方可能的消費選挥被人為限制和縮小,兩國都將受損。兩國的出口商都會因為出口下降而受害,兩國的進口商的業務也將萎缩。依靠進口產品與投入品的兩個國家的消費者和生產商則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殘酷的貿易戰無論持續期多短,都會給未來的貿易和投資决策帶來巨大不確定性,極具破壤作用。還有,如果國家間的協定能夠被輕易推翻,條約可以被隨意撕毁,長期貿易協定就會失去可信度和有效性。針對特定國家的此類新關税最可能造成的最終結果,就是美國進口商用來自其他國家的進口替代來自中國的進口,中國進口商也將如法炮製。這樣一來,儘管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會下降,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卻會增加,美國對全球的貿易逆差將不會有顯著改善,其GDP和就業也不會因此得到充分促進
第88页 · 2023-04-24

從更長時間來看,假設雙方的關稅製裁持續下去,美國進口商將開始用其他亞洲國家的商品來替代中國商品,如越南丶柬埔寨·孟加拉國,甚至朝鲜等。正因為如此,對中國實施的新關税並不會减少美國對全球的總體贸易赤字。
第74页 · 2023-04-21

如果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减少一半,即中國GDP的1.71%,中國與美國的貿易仍將依然略有盈餘。因此從收支平衡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新關税不會給人民幣造成多大的貶值壓力。事實上,維持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或許最符合中國經濟利益。
第73页 · 2023-04-21

即使受美國新關税影響的中國出口全部停滞,而且沒有其他出路,在初期給國内增加值造成的直接减幅也不足半個百分點。此後,由出口下滑造成的中國經濟對中間投入品的需求减少,會導致對中間投入品需求的進一步减少,國内增加值也將随之進一步收缩。這是第二輪的間接效應。中間投入品需求的進一步减少將帶來中間投入品需求的繼續减少和國丙增加值的繼續收缩,形成第三輪·第四輪和更多輪的效應,但每個輪次的影響幅度將逐漸縮小。所有輪次對國丙增加值的總效應,估計約為出口價值跌幅的66%。這意味著最終給中國GDP造成的最大幅度的總損失約為1.12%(=1.79%×0.66)。
第72页 · 2023-04-21

中國經濟增長如今最重要的引擎已不再是出口,而是國內需求,由居民消費(尤其是快速成長的中產階級)、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公共產品消費(如環境保護和恢復、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所驅動。
第70页 · 2023-04-21

還有,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在過去十年持續下降。
第69页 · 2023-04-21

首先,中國作為有著巨大國内市場的大陸經濟體,與美國一樣有著較低的出口依存度,並一直對外來擾動有較強的免疫力。過去20年裡,中國的進出口增長率與其他所有或大或小的亞洲經濟體一樣存在波動。……但但中國實際GDP的季度增長率,相對於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所有亞洲經濟體而言卻更為穩定,並一直維持正增長。
第67页 · 2023-04-21

雖然人們廣泛預期,作為貿易戰的應對措施,人民幣將顯著眨值,這實際上卻很可能不會發生。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的25%的新關税税率相對於中國出口商的利潤空間而言過於沉重,人民幣的適度眨值於此無補,只能讓人民幣在國丙和國際作為交易媒介與價值储藏工具的吸引力下降。對中國這樣規模龐大、出口依存度相對較低的經濟體來脱,貶值從來不是有效策略。人民幣贬值也不見得有必要。即使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一半,中國的經常眼戶仍將維持平衡。中國的私人經濟部門的工資率依然有下調的彈性,因此不需要操弄匯率,也可以實現經濟調整。最符合中國利益的選項是維持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使國民願意繼續持有人民幣作為價值储藏工具,同時也是最終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唯一可行道路。
第64页 · 2023-04-21

縮小貿易缺口的一個有效辦法是讓中國從美國進口自己需要的、且美國國內增加生產的、增加值佔比接近100%的產品,如石油、天然氣、農產品以及服務等。這樣,中國增加總價值為1250億美元來自美國的進口,就足以實現平衡。
第59页 · 2023-04-21

在新關稅的影響下,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很可能下降,美國向中國的出口亦然。但正如兩個夥伴國之間的自願貿易的增加會提高雙方的總福利一樣,兩國貿易的非自願的減少則會降低雙方的總福利,對中美來說將是雙輸的結局。
第58页 · 2023-04-21

當前中美貿易戰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存在巨大而持續的逆差。美方認為,美國的貿易逆差是中方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後果。
第57页 · 2023-04-21

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中的國内增加值佔比遠高於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尤其是中方有旺盛需求的農產品和能源產品。
第45页 · 2023-04-21

中國科學院的陳錫康教授與筆者及其他合作者採用了一個新方法來分析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及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各自產生的國内增加值和就業。……筆者計算出了中美相互出口中的國内增加值,並用直接增加值計算了美中商品貿易逆差。……結果發現,2017年的美中貿易逆差變成了美國方面有290億美元順差!
第43页 · 2023-04-21

國際貿易的出現必然帶來贸易夥伴國雙方的國丙調整,因為國内某些產業會擴張,某些則會收缩。進口商品可能同國内商品形成競爭,排擠受僱於國内企業的工人,給國丙產業带來擾動。國際贸易還可能改變經濟體內部不同商品的相對價格,例如,出口擴張可能搶走其他產業所需要的國丙資源,令它們受損。如果政府不採取恰當的補償和再分配政策,國內内經濟中就會出現輸家。自由市場本身無法給國際貿易造成的輸家提供補償,只有政府能對赢家徵税,給輸家補償,以實現淨收益的再分配,包括失業救濟、生活津贴·再培訓經费等撾渡性扶持措施,以及提前退休津贴等可能的選項。但如上文所述,在自願性質的國際貿易下,每個貿易夥伴國總體上始終能獲得淨收益,因此各國政府都有可能通撾再分配確保沒有人因之受損。
第21页 · 2023-04-20

中國從1978年啟動的經濟改革和開放中獲得了巨大收益,其GDP以及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取得了飛躍式增長。外貿增長率在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加速,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躍升。但到了撾去五年,隨著工資水平和外匯匯率的提高,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且成為總需求的主要來源,中國的國際貿易增速已顯著放缓。
第9页 · 2023-04-20

*此文档通过 滴墨书摘APP 导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