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
|
|
作者: 熊逸
|
|
出版: 新星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2022-11-1
|
秦始皇并不偏帮男人,他接下来马上就说“夫为寄豭(jiā),杀之无罪”。“豭”就是公猪,所谓“寄豭”,本义是把自家的公猪放到别人家母猪的猪圈里,使母猪怀孕,引申义就是男人乱搞男女关系。秦始皇声明,如果男人做出了“寄豭”这种勾当,一旦有人杀了他,杀人犯不会被判罪。也就是说,对于淫乱行径,民间可以执行私刑,政府不予干涉。
第1853页 · 2023-08-28
赵嘉既然重竖赵国旗帜,为什么要自立为“代王”,而不是“赵王”呢?
这就体现出秦国的政治手腕了:只有杀了赵王迁,赵嘉才有资格自立为赵王。
赵王的号召力当然比代王高多了,不但反秦的人会蜂拥到赵嘉旗下,就连那些在投降和反抗之间犹豫不决的中间派,也被逼上了一个困境——即便很想投降保命,却拉不下这个脸。所以,只要让赵王迁活着,赵国的所有流亡公子就一律失去了自立为赵王的合法性。而合法性的不足,也就意味着号召力的不足。
这就体现出秦国的政治手腕了:只有杀了赵王迁,赵嘉才有资格自立为赵王。
赵王的号召力当然比代王高多了,不但反秦的人会蜂拥到赵嘉旗下,就连那些在投降和反抗之间犹豫不决的中间派,也被逼上了一个困境——即便很想投降保命,却拉不下这个脸。所以,只要让赵王迁活着,赵国的所有流亡公子就一律失去了自立为赵王的合法性。而合法性的不足,也就意味着号召力的不足。
心得:如果当年不改国号呢?
第1539页 · 2023-08-21
所以,农耕民族看游牧民族,印象会是穷凶极恶、禽兽不如;而游牧民族看农耕民族,印象会是诡计多端、阴险毒辣。
2023-08-15
不同的政治体制像不同的物种一样,在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竞争压力越大,集权体制胜出的概率就越高。
2023-08-04
就事论事是一件很反人性的事情,一旦无法说服对方,就会下意识地质疑对方的动机和立场。
2023-07-17
在思想上保持足够的开放性,让彼此冲突的观点并存,哪怕在情感上给子某一方更高的权重,但等到某一天有新的证据出现,或者有新的领悟时,果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当然是很反人性的事情。所以,越是对此驾轻就熟的人,越是容易超越于共芸众生之上,充分享受到智力和知识所带来的快感。
2023-07-16
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
2023-07-16
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
2023-07-16
辞胜于理,终必受诎
2023-07-16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这个道理虽然没错,但如果取消了准入门槛,结果必然是泥沙俱下,劣币驱逐良币;如果抬高门槛,又很容易遇到同质化过度、匹配度不佳的问题。所以管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人文学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023-07-16
以孟尝君的地位和处境,要想在国际扬名,最明智的办法莫过于发动合纵,联合山东六国一起抗秦。他真正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秦国,而是山东六国当中同样具备合纵号召力的名人,比如韩国的公叔。这就像今天的打工人,无论怎么被老板克扣,对手永远是同僚和同岗位的竞争者,而不是老板。
第567页 · 2023-07-12
不管怎么称呼,总而言之,先秦官制,国君总要有一个副手。这也可以说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天性。群居生活,天然就会磨合出一位首领,首领天然需要一名或几名心腹,而对待心腹天然会有亲疏远近,最亲近的那个天然就会成为二把手。德国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有一个经典论断——现代社会的一切组织形式都有寡头化的倾向,迟早都会形成寡头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寡头统治铁律”。这个铁律完全可以推而广之,人类社群莫不如此。
第388页 · 2023-07-04
无论什么事,一旦分出了阵营,也就从事实判断滑向了价值判断。
第356页 · 2023-07-03
从天性上看,亿万年的进化史为人类塑造出了适应群居模式的基因,但我们更适应小规模群居生活,既不是独居,也不是大规模群居。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人天生就是城邦动物"。
古希腊城邦和先秦封建时代的宗法社会,都是典型意义上的小规模社群。在这样的社群结构里,人们身上自利和利他的天性都于生存有利,因此也都被赋予了价值观层面的意义,成为社群当中的道德共识。
古希腊城邦和先秦封建时代的宗法社会,都是典型意义上的小规模社群。在这样的社群结构里,人们身上自利和利他的天性都于生存有利,因此也都被赋予了价值观层面的意义,成为社群当中的道德共识。
第342页 · 2023-06-05
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第256页 · 2023-06-03
凡是实行宪政政体的国家,都很难长时间保持政策的一贯性-民意往哪边倒,政策就得往哪边倒。而民意往往来自乌合之众的情绪爆发,哪有什么一贯性可言呢?
第243页 · 2023-06-03
但至少有一点是客观事实,越是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越不会太消停。所以,群星当中无论谁是祥瑞,都不意味着河清海晏、政治清明,这是古代社会的必然逻辑。
第198页 · 2023-02-21
在人类天然形成的群居模式里,首领只有够强,才能形成向心力,一旦变弱了,那么,无论他的道德水平有多高,离心离德总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犯错就是变弱的表现,所以领导者是不能犯错的。
第169页 · 2023-02-21
在儒家观念里,古代的都是好的,现代的都是坏的
第167页 · 2023-02-21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价值观的一元化倾向里,界限意识很容易被打破,因为价值观没有“不同”,所有的“不同”本质上都会被看作正邪之别。正义的一方天然就有义务去消灭邪恶一如果放任邪恶不管,那就谈不上正义了。
第156页 · 2023-02-20
我们理解孟子哲学,首先需要理解人类天生的“价值一元化”倾向。人总会觉得自己的善恶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只有当多种价值观相持不下时,对多元化的接受才会具有普遍性。而即便是多种族、多宗教的人混居在一座城市,充分接受了多元化价值观,这种接受也注定是理性层面的,是不得已而如此。在情感深处,一元化总是那么地牢不可破。
第154页 ·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