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易和來港易的安排亦應該一視同仁,現在為香港居民設置的回港易適用於全國,而來港易只限於廣東省,這明顯不符合邏輯,來港人士風險高低應取決於其生活的地區而非身份。”
摘抄自: 01論壇.邵家輝|盡快全面通關以挽救經濟
August 31, 2022 at 09:46AM
——————
“美國的物價上漲不只是因為貨幣供應過多,更主要是由於供應鏈受到戰爭、疫情及大國對抗而引起。收緊銀根的最大不足是沒有改變供應端的問題,減少需求即要求美國人消費更少,既打擊經濟發展的動力,也令美國人的生活質素變相減低。”
摘抄自: 香港政府要看懂這場經濟哲學的較量
August 31, 2022 at 09:47AM
——————
“貨幣政策不能解決供應端的問題,加息收緊貨幣供應反而令企業難以投資於供應端提供生產力。假如企業可以在不失去業務的情況下提高價格,物價反而上漲。簡而言之,市面貨物供應不足,即使錢少了,但假如消費者仍然會付貴一點購買,那通脹將會繼續升高。”
摘抄自: 香港政府要看懂這場經濟哲學的較量
August 31, 2022 at 09:48AM
——————
“國務院今年以來推出的各種經濟刺激政策並不只是放水。寬信貸的目標是借錢給中小企業以繼續營運甚至擴大業務,這便會產生更大的需求。政策貸款用於再投資改善生產力,又同時加大了供應端的能力。供應與需求同時擴大,互相抵銷了對物價的影響。而市面上的貨物供應和需求都有所增加,即意味着人的生活質素有所改善。”
摘抄自: 香港政府要看懂這場經濟哲學的較量
August 31, 2022 at 09:51AM
——————
“可能是受到中國成功經驗的影響,美國近年也積極地推行產業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後推出《基建法案》、《晶片法案》、《控制通脹法案》等,以政府提供資金方式試圖改善供應端的問題,顯示美國政府也知道貨幣政策的不足之處,同時顯得中國產業政策的可取之處。 但另一方面,這些法案難以扭轉美國的經濟問題。美國在基建方面投資已落後幾十年,很多人也質疑萬億美元的規模不足以改善問題。而且這些投資主要放在晶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對能源、糧食、日常消費品等主要引起通脹走高的商品影響有限,對整體物價的影響可能亦不明顯。”
摘抄自: 香港政府要看懂這場經濟哲學的較量
August 31, 2022 at 09:52AM
——————
“中國共產黨是「第三國際的血統」,奉行列寧為奪取政權而創造的民主集中制,這個「制度設計要點有兩個,首先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其次是一旦得出結論全體成員無論贊成與否都必須之行的集中」。毛澤東也說過「共產黨不僅要民主,尤其要集中。」”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一|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 中共領導體制之變
August 31, 2022 at 09:58AM
——————
“帶有共產主義萌芽色彩的巴黎公式的失敗以及蘇聯共產黨的倒台都是因為「缺乏集中與權威」,而蘇聯十月革命成功,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成功與鄧小平能帶領中國走出困境,則是因為黨的領導始終是穩定而有力的。”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一|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 中共領導體制之變
August 31, 2022 at 09:58AM
——————
“自覺加強政治建設,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一|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 中共領導體制之變
August 31, 2022 at 09:59AM
——————
“何為「政治安全」大抵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執政黨地位必須得到有利維護,不能被削弱、被動搖,一個是具體到主要領導人個人,其政治權威與執政地位也必須得到有力維護。”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二|不一樣的「黨國」:黨政合一成為國家治理新嘗試
August 31, 2022 at 10:28AM
——————
“十八大以來,截至2022年4月底,共有470.9萬人被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其中包括1名正國級、5名副國級、2名軍委委員級、數十名正部級、數百名副部級,覆蓋了政治局、中央紀委、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部委和直屬機構、單位,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中央部屬高校、中央軍委各部與各大軍區、各個省市自治區等。尤其是正國級周永康的落馬,既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也成為過去十年反腐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三|最醒目成績單之外 反腐敗常態化不等於制度化
August 31, 2022 at 10:55AM
——————
“廉政和勤政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勤政做不到,拿着俸祿不幹事,也可以說是一種腐敗現象。”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三|最醒目成績單之外 反腐敗常態化不等於制度化
August 31, 2022 at 11:02AM
——————
“意識形態鬥爭的核心目標,就是提升認同感,強化認受性,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
摘抄自: 十年特稿·四|意識形態鬥爭硝煙瀰漫 輿論管控成治理最大短板
August 31, 2022 at 11:09AM
——————
“如果說鄧時代的改革開放是通過發展來解決毛時代尤其是文革十年的遺留問題,那麼習近平上台後,則試圖通過二次改革開放來解決鄧時代改革開放遺留的問題,而解決遺留問題的一大抓手,就是意識形態。”
摘抄自: 十年特稿·四|意識形態鬥爭硝煙瀰漫 輿論管控成治理最大短板
August 31, 2022 at 11:11AM
——————
“中國經濟的成就是以改革開放為前提,它必然營造着一種寬鬆的社會環境,我們相信這是中共所樂見的。隨着網路和社會多元價值的蓬勃發展,它將衍生一種全新的社會言論生態,如果中共的傳統管理思維和形式不予調整,它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摘抄自: 十年特稿·四|意識形態鬥爭硝煙瀰漫 輿論管控成治理最大短板
August 31, 2022 at 11:17AM
——————
“輿論管控也被認為是治理現代化的最大短板,且中國輿論生態至今未能擺脱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桎梏,一刪了之、一禁了之仍是各級官員遇到突發輿情時的慣性操作。”
摘抄自: 十年特稿·四|意識形態鬥爭硝煙瀰漫 輿論管控成治理最大短板
August 31, 2022 at 11:17AM
——————
“民生問題往往是經濟發展在分配環節的衍生,經濟景氣指數牽涉民生冷暖,民眾對於「錢袋子」,以及收入預期的感知,又往往回饋到經濟大勢。兩相交織,必然愈纏愈緊,若不以絕大的勇氣快速破解,或將出現結構性困擾。一旦喪失信心,「提振經濟」就會淪為一句空話。這表明,當下的中國經濟正面臨着一個絕大的「坎兒」。”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5AM
——————
“2000年,當時的全球經濟總量不過33.7萬億美元,而美國GDP總量已經突破了10萬億美元,直接佔了全球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美國的工業增加值達到了2.3萬億美元,佔世界的24.6%,為美國穩坐經濟霸主的地位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8AM
——————
“200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超5000億美元,佔世界的5.9%,在美國面前似乎還不值一提。”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8AM
——————
“2010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萬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工業生產總值反超美國,躍居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同時,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也達到2.83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上升到15.51%,僅比美國少了0.07萬億美元。”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8AM
——————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8AM
——————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49AM
——————
“「內卷」所指涉的內容實在太廣,以至於它本來的含義都顯得模糊起來。它有時表達的是打工者對無日無夜加班但工資沒有遞增的憤懣,有時是家長對無休止地對子女教育投入的焦慮,有時又是管理者對公司銷售額逾高,但毛利卻越低的無奈等等。”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1AM
——————
“這是中國高速增長時代結束後家庭可支配收入停滯,物價走高,階層也逐漸走向固化的殘酷現實。”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1AM
——————
“「內卷化」概念的流行,其背景是近年來企業、家庭或個人越發感受到正投入到一種同質且無效的激烈競爭當中。並且,這種競爭並沒有促進一種對社群或個人有更大回報的增長模式的產生。”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1AM
——————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效率與公平之間更多地傾向了前者,於是追求速度,追求投資,追求GDP,在這樣一種思維下,勢必就是GDP增速超過居民收入增速,相對而言,國家也就比人民更富一些。”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3AM
——————
“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都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怎能不隨之而變?”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5AM
——————
“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一方面,要敢於打破慣性思維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着眼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力誡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另一方面,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不做表面文章。”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11:58AM
——————
“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一方面,要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輕、顧此失彼;另一方面,要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點帶面”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02:00PM
——————
“當初供給不足的問題,解決依靠的是教育產業化、醫療產業化、住房貨幣化,採用市場經濟的方式,鼓勵社會資本的介入,可以說在緩釋供給壓力層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然,現在問題暴露的特別多。那麼究竟是市場化過度還是市場化不足呢?市場自由主義的擁躉者當然認為是市場化不足,政府干預的過多。這個認識顯然不對,而且帶有極強的形而上學色彩。市場化不足可以用來解釋一切問題。”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02:02PM
——————
“教育、醫療、住房從技術屬性上都是很難用單一市場機制來解決的,它們本質上是一個混合屬性的社會產品。在這個時候,應該擯棄對市場經濟的過度迷戀情結,更不能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致命自負,而是需要客觀認識到現實的種種約束,從第三條道路出發,從社會企業的本質研究和政策科學的機制設計中尋找答案。去資本化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將其置於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中去解決。”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02:02PM
——————
“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關鍵,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02:05PM
——————
“「穩定壓到一切」的政治訴求。地方政府「反應過度」就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在穩定問題上的泛化、擴大化趨勢,實際上就是來自於一種寧左勿右、寧緊勿松的思維定勢。”
摘抄自: 十年特稿·五|中國經濟感知的錯覺:高預期與低獲得感
August 31, 2022 at 02:06PM
——————
“科技巨頭們打造的「平台」有三個特徵:一是用資本聚合串聯起一個以平台為中心的橫向和縱向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跨市場、閉環的產業生態圈;二是向平台內的經營者、用戶提供交易場所、規則、支付、金融、監管等準公共產品,不再以單純的財務指標為回報,其目的在於獲得市場支配力;三是平台內要素按照某種機制組合和流動,價格機制不明顯。”
摘抄自: 十年特稿·六|新四大發明到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馬雲們」在顫抖
August 31, 2022 at 02:10PM
——————
“資本在追逐利潤的過程中,有可能和國家的宏觀政策是相吻合的。與國家宏觀政策相吻合的時候叫資本有序運行。”
摘抄自: 十年特稿·六|新四大發明到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馬雲們」在顫抖
August 31, 2022 at 02:12PM
——————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的探索,形成了一條不同於前蘇聯和西方的道路,那就是既充分利用資本和市場,又利用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約束資本和市場,讓資本和市場為社會和人民服務。這種模式既不同於前蘇聯的消滅市場,也不同於西方國家讓資本佔據支配地位,而是從生產力水平出發,既充分發揮市場和資本的作用,又把這匹烈馬套上轡頭,不允許市場的作用無限膨脹,不允許資本對社會的支配權力無限擴大。”
摘抄自: 十年特稿·六|新四大發明到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馬雲們」在顫抖
August 31, 2022 at 02:14PM
——————
“如何運用好資本,而不讓資本走偏,就必須管,還要管好,這才是在野蠻生長的下一個階段必須跟上的事情——既要充分發揮資本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又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摘抄自: 十年特稿·六|新四大發明到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馬雲們」在顫抖
August 31, 2022 at 02:17PM
——————
“在更趨複雜多面的總特徵之下,青年群體內部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變化,那就是過去那種單純偏向自由主義思潮的年輕人所佔比重明顯在下降,而偏向小粉紅的年輕人聲量大增,且日益展現相當大的影響力。”
摘抄自: 十年特稿·七|自由派消聲小粉紅崛起 中國青年思潮十年劇變
August 31, 2022 at 02:28PM
——————

Lacerta’s Star Outshines a Galaxy A little-studied star, TYC 3203-450-1, upstages a galaxy in this Hubble Telescope image from December 2017.
——————

– – – – –
晚安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