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as Schrodinger had predicted, was a chemical built to defy chemists, a molecule of exquisite contradictions — monotonous and yet infinitely varied, repetitive to the extreme and yet idiosyncratic to the extreme.

薛定谔曾经说过,DNA虽然是种化学分子,却打了化学家的脸,因为在它太自相矛盾——这种分子,一方面单调乏味、千篇一律,同时却又花样百出、千变万化。


这一段话很短,却在译文里加了很多关联词。“虽然”“却”“因为”“一方面”“却”,这些关联词不仅把中文的节奏切割得短平快,还把几个小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显化出来了,多了一条引领读者理解的线索,文章的信息也有了灵性,“虽然”是抑,“却”是扬,“因为”是点破。文字也好像流动起来。

上一篇文章里写到,切分小短句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动词,这一小段就很明显。“是”“打”,每一个小短句都有一个动词驱动,使文章不至于太静止。静止就会乏力,乏力就会单薄,单薄就会无聊。这一点其实也适用于英文的写作。比如there be句型就是非常典型的静止句型,还有have, be, will be等等,如果频繁使用,也会让文章乏力无聊。有机会单独整理一下这方面的例子。先立一个旗子。

最后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语序的变化。“说”这个动词提前了,这是中文的习惯,也可能是我个人的偏好,我总觉得“谁谁说”放在后面或者中间,会让整段话的音调非常奇怪。然后,“分子”提前了,因为在原文中,chemical和molecule还有DNA是同位语,三者是相等的概念,如果把chemical翻译成化学物、化学品、化学物质的话,有种含糊其辞打擦边球的感觉。而后面实在没有必要再重复“分子”这个概念,所以提前处理,语义更精准,前后的节奏也对称。破折号后面把相似的形容词配对放在一起,把原来的“不仅A而且B,不仅C而且D”,简化成了“不仅A而且B”,结构上少了一个纵深,更容易理解。

上面全是自己的感觉,没啥学术性,权当我龟毛好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