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老板小童是个很会挑书的人,他发起的图书漂流活动,书单里的书目,我看过的部分都认同是好书,没看过的部分也都卖相很好。因为我住在香港,一开始并没打算参加这次图书漂流。毕竟他这个活动完全不盈利,还要负责好大一笔物流费用。一方面我觉得很遗憾,另外一方面,现在小书店生存那么艰难,这么有品位的老板实在难得,很想帮一把。

后来,看到小童在朋友圈里卖余华的签名本,就抢购回来。小童说,反正都要给你寄快递了,不如你也参加图书漂流吧。参加就参加吧, 上一次传阅同一本书,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几个好朋友传阅《哈利波特》和《诛仙》,开心的不得了。

半路加入,就像转校生插班,教室里的好位子和好同桌基本都已经被占下了,剩下的就算很好,也觉得是别人选剩下的。看着小童发给我的书单,我发现,剩下的都是畅销书或者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的书,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书目大都被选走了,而且早就排好了传阅的队伍。何伟的几本书基本没人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一排也是空白的,没有人排队。

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一个读书分享群里。当时我请大家介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有个群友就说了这一本。当时看题目还以为是本漫画书。但还是悄悄把这本书记在了心里。人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这次漂流里能选到这本书就是个例子吧。

如果你没看过同名电影,如果你不想被剧透,建议先去读这本书,再来看这个文章。

松子的一生好苦,即使短短的幸福时光里,有一段是谎言,有一段是欺骗,有一段是注定要结束,有一段是曾经的错过。

松子的苦不是《活着》里富贵那种苦。富贵的苦,是苦难,虽然心疼,但我觉得他躲不过,因为这些苦难,你看不到它们潜伏在哪里,也预料不到它们什么时候会来。等它们来了,就算再苦,好像也没有反击的余力。那种无奈和无力,那种想要怪谁却谁也怪不着,只能低头叹气。松子的故事,给我的感觉不一样。我看她这一生的经历,每一个转折点都让我捶腿努劲,“哎呀,为什么要这样!那样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你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要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呢?!

我觉得松子应该是个缺少自信的人,所以她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当了老师,为的是获得父母的认可。好像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是建立在别人对她的认可之上。我不是硬把我和主角联系在一起,但我理解她这种需求。我猜她父母应该是对她要求严格,期望很高的父母。所以从小到大都很少表扬她肯定她,甚至很少支持她。不管做的多好,都会告诉她还可以做的更好,然后指出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以资批评鼓励。所以,松子在受到校长欺负的时候,才没有第一时间和父亲说。因为潜意识里,她觉得如果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一定会说这是她的错啊!本来应该是保护她的爸爸,本来应该是开导她的妈妈,在她看来,却变成了会首先向她发难的人。

如果一个悲剧能追根溯源,找到悲剧的种子,那这么一个冷漠传统的家庭氛围,是我推举的首犯。

我一直觉得,缺少自信的女人,更容易招来渣男。虽然松子是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一点也在她身上得到验证,而且是不止一次的验证。

第一个渣男,那个我忘记名字,甚至都不屑去查阅名字的作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和要求,居然强迫自己的女朋友去卖淫。而松子居然并不反对,反而隐隐觉得这么做是自己在为爱情付出和牺牲。这样的付出和牺牲,越惨烈,就越能显示她对于男人的意义和价值。而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就成为自己值得被爱的证明和筹码。赌注不断地加啊加啊,只为了自己幻想中不断提高的胜率,还有对自私渣男一朝醒悟的期待。

第二个渣男,那个带她出走,做她的皮条客,用她的卖身钱去养女学生、赌博、吸毒的那一个。也是一样的套路啊,她用掏空自己、出卖自己,作为充实自己的手段。傻傻地以为,自己都这么做了,对方应该看在眼里,了然于心吧。我若以真心对你,换来的也一定是真心才是啊。我若毫无保留,收获的也一定是你的全部才是啊。结果呢,人财两空。

我说没有自信的女人,一般都会遇到渣男,是因为她们在内心深处就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因为她们一开始就觉得只凭自己是不值得的。所以看到美好的东西,或者美好的人,她们不敢主动去追求。等到收获了不那么美好的人和事,也仍需要拼尽全力地去证明自己值得,去讨好对面那个人。松子就是这样。

不仅如此,缺少自信的人,在拥有美好事物的时候,那种惴惴不安,会催动他们不断尝试底线,甚至一了百了地主动摧毁。这样做,可能只是为了最后那一种,“你看,果然是这样吧”,早就料到的宿命感。

那个包养松子当二奶的人,虽然不能算作是美好的事物,但在当时的松子看来是最接近爱情的。为了向自己证明,她跑去男方家里,向宣示主权或者胜利一样,最终让注定的结局提前到来。

那个桥边的理发店老板,是逃亡路上柳暗花明的一处收容之所,是她离家出走之后最接近家的地方。但明明知道自己是逃犯身份,却还是要和他注册结婚,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临保释出狱之前,因为得知他不愿意为自己担保,早就把自己忘掉,而毁掉几年间辛苦升起来的等级,放弃狱中来之不易的优待。除了让自己痛苦难过之外,这样的做法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呢?

有,这样自己就会更苦,更可怜。也许,更苦更可怜的自己,更值得别人怜惜不是吗?又或许,怜惜也是一种爱啊,不是吗?那自己,就更值得爱了啊。

松子的这一生,就这样,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爱,而努力付出,成为最红的妓女,最自新的监犯,最认真的技师;又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爱,离家出走,堕入青楼,拒绝爱人。

就连最后那一段与龙洋一的恋情,活了小半辈子的松子都没能成熟。她对龙洋一一味地包容纵容,不加保留地付出很值得爱,不设条件地包容可就算得上伟大了吧。为了让自己以为配得上这眼下的幸福,要做什么都能接受。而当她发现这一切都化为泡影的时候,酗酒暴食,自暴自弃,这一辈子所有的遭遇都证明她从一开始就是对的:“自己不值得”。而毁灭自己最彻底的,就只有自己。

我读完这本书,既伤心,又生气。我看不到松子有为自己设身处地地思考和努力。我看到她太多的软弱、任性、自卑、盲目。我不想说她的遭遇是咎由自取,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就一遍遍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会这样!

直到看到最后,松子的日记里,她也在问相同的问题:

田所,为什么你想要非礼我?为什么你要把我赶出学校?

佐伯,为什么你不保护我?

彻也,为什么你不带我走?

冈野,为什么你要玩弄我?

赤木,为什么你不明白地对我求爱?

绫乃姐,为什么你不幸福?

小野寺,为什么你要背叛我?

岛津,为什么你不等我?

阿惠,为什么你要放弃我?

阿洋,为什么你要丢下我离去?

爸妈,为什么你们不爱我?

纪夫,为什么你不原谅我?

久美,为什么你说死就死?

我会变成这样都是你们害的!

他们有错吗?有。他们伤害松子、辜负松子、抛弃松子、欺骗松子。松子有错吗?有。每一个节点,每一个路口,松子总能选择那条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不可理喻的选项。

无奈吗?无奈。不是无能为力的无奈,而是,明明一切都可以很好的。

2019年9月25日续写:

回过头来想想,我并不读日本文学。在我读过不多的书里,只有两本日本作者的书,第一本是村上春树的《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第二本是村上春树的《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两本都读的英文版。感觉,这人写书的语气很冷淡啊,像是面无表情地讲故事,不疾不徐,没有戏剧张力。和我平时说话有点像呢。

《松子》是我看的第三本日本文学,也是第一本中文译本。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和太太说,我觉得我写东西的调调好像日本人和台湾人啊,写着写着就会冷不丁加一句自言自语。叹息的语气助词一个接着一个,什么“吧”“啊”“哪”。太太说,你说话就爱给自己留后路,说一半留一半,生怕说多了别人听着硌耳朵,跟日本人和台湾人一个样,假客气。

可能吧,但我觉得假客气比假亲近好,假亲近是攻,假客气是守。而且,台湾人和日本人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民族了,像他们不是坏事。

读《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