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尔听到了这首歌,让我想起了上学时的记忆

《香港:大英帝国的终章》看了三分之一,我就把它放下了,拿起了另外一本书,开了另外一个坑。最近看这本书是因为想深入了解香港的历史,这样更能明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不同,进而了解香港人对大陆到底有什么样的感情。还有为什么香港年轻人会觉得英治期间香港有民主,而华人明明在英治最后十年才陆陆续续担任公职。我以为这本书可以解答我这些问题,但看到现在,我有点失落。这本书应该是为英文读者创作的,以欧美为生活中心的英语读者,会觉得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文化冲击和文化融合的怪相。毕竟香港地处东亚,受英国皇室直辖,对世界开放,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这一切都使她独一无二,因独特而怪异,因怪异而迷人。这些对中国人的冲击并不强烈,可能一百五十年的割裂并没有让两地的华人有根本区别。

既然这本书不能提供给我当下想知道的事,那什么时候读也就不要紧了。四百页的一本厚厚的书,显然是不适合带上旅途的。倒不如让它先躺在家里,等我回来之后,某天负罪感爆发或者解脱感匮乏时,再读完聊以慰藉。这本书的译者是台湾人,文字中有一种台湾人特有的不急不慢和娓娓道来,几乎啰里啰嗦。如果是我来翻译的话,可能这本书的厚度会缩水很多。我很担忧地抬头看了一眼书柜上的《拥抱战败》,也是台湾译者的作品,也是远足文化出版,而且更加厚实。我想说以后这类书还是看英文的好,又怕那种“你行你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蒙蔽。其实翻译质量很不错的,是我自己心急而已。

文化冲击这东西其实很神出鬼没,出人意料。《香港》这本书,我期待文化冲击,却无法获得。可是,我从另一本讲中国的书里,却意外得到了。这本书就是最近出版的《Out of the Gobi》。这本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作者在国内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经历,第二部分讲作者后来去美国学习生活的经历。我的文化冲击,来自第一部分。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搞笑而又很无奈的。原本,作为大陆人,我妈妈经历的时代,应该像床头故事或者餐桌闲谈,点点滴滴传授给我。但其实,我对她的人生无从得知,只知道因为颜面,大陆政府对那个年代讳莫如深。这导致我妈母子的交流非常肤浅(父子的交流更甚),最远的追溯也只到我的童年。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现代人的影子,好像发现了现代人身上顽疾劣习的根源。这一点都不奇怪,一个不懂得反思的社会,不会觉得自己有错,也就不会让自己进步。于是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It’s the same people, just a different time.”比如下面摘录的一段:

从自己的文化中得到文化冲击,也是始料未及吧。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负罪感爆发,在读的书坑从十本缩减到四本。把《香港》放下之后,我就开始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感和慌张。《黑客帝国》里说,Matrix第一代给人类创造了一片天堂,在那里面,人类无忧无虑无病无灾,不用工作不用劳动,但那个世界却很快就消亡了。人根本无法接受无忧无虑无聊无趣的生活,一定要找点事情做才能过得下去。我这次要往返坐四个小时的飞机,而且不想带游戏机在身上,就必须找两本轻便精彩的书在路上解闷。于是我就在自己欠下的债里,找到了《The True Believer》和《On Human Nature》。

正在阅读列表

心理学和哲学,我感兴趣,但确信不会有唯一答案的领域。与我的三观很像,除了数学物理领域之外,我不相信唯一最优解。

下班路上看了几页《The True Believer》,前言第二段就让我饶有兴趣,后悔没早点读这本书。

All mass movements generate in their adherents a readiness to die and a proclivity for united action: all of them, irrespective of the doctrine they preach and the program they project, breed fanaticism, enthusiasm, fervent hope, hatred and intolerance; all of them are capable of releasing a powerful flow of activity in certain departments of life; all of them demand blind faith and singlehearted allegiance.
前言里的摘记

凡是群众运动,都会在参与者心中种下抛头颅的志愿和同进退的冲动: 不管它们宣扬什么教义、倡导什么纲领,都会滋生狂热、迷信、希冀、仇恨、排挤;都能诱人在某些方面做出一连串激烈行径;都要人盲从盲信,并且要绝对忠诚。

《绝对信徒》(又译《狂热分子》)前言书摘的中文翻译,是博主自己翻的,版权归我

希望自己读完之后能有所收获,到时候再来写一篇读后感之类的东西。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每天写作是多么难以坚持的事情。他说,要有多少输入,才能凝结出每天的输出。我觉得,这种输出是认真的输出。还有另一个因素是表达欲。有些人天生表达欲望旺盛,有些人天生表达欲望不足。有些人,他不管自己对或者不对,每天都想着用自己的想法去说服身边的人,让他们皈依自己。这种人的表达欲就会特别强烈,不管是口头还是笔头,产量都不会低。这种人,应该也从不惧怕辩论和冲突,就像毛说过,真理总会越辩越明。久而久之,身边剩下的人,要么全是赞同他的人,要么就被他逼走,并被冠以“你不懂”的标签。哎,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有表达欲,但我不想说服任何人。我说这种是内向的表达欲。我举例子从来都是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我说话尽量深思熟虑,如果自己拿不出实证来就一定要在前边加上“我觉得”,暗示“你不必同意我”。我认为“似懂非懂”时不可卖弄,卖弄是无知的人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才会做的事。所以,像我这样的人,每天坚持写作才是最艰难的吧。

有一种写作倒是并不艰难,那就是自我反思总结。内向的人似乎很愿意自我批评。但是多谢这几年成长的经历,我戒掉了要强。自我批评和要强是水火不容的两个特质,因为自我批评的时候是不可以把别人当成参照系的,一旦把别人当做参照系,要强的那部分就永远得不到满足,甚至会深受挫败,沉迷其中,往往就一蹶不振。

好好读书,多多思考。

内向的表达欲》有2个想法

  1. 所以有没有好的关于香港历史的书推荐呢?
    PS:内向的表达确实不失为一种绝佳的写作理由:D

    1. 关于香港历史的书,我也只是读了这一本,等以后遇到了再推荐给你。

回复 Elefant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